为深化医疗协作聚富人,拓展护理服务边界,今年6月,北京世纪坛医院与北京新华卓越康复医院积极构建护理联合体,在护理质量质控管理、“互联网+护理服务”等领域开展深度帮扶合作,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便捷、优质的跨机构护理服务。9月6日,我院接到新华卓越康复医院转诊的留置胃管上门服务订单,护理部迅速响应、统筹安排,指派经验丰富的郑雨桐护士执行此次任务。这是两院护理联合体成立后的首单上门护理服务,标志着双方协作迈入实质性落地阶段。
郑雨桐护士迅速进入工作状态,首要任务便是与患者家属建立有效沟通。通过电话交流,她精准掌握患者关键病情信息:患者当日早晨仅鼻饲少量水,后自行拔出胃管,且拔管后几乎未进食,若不及时重新留置胃管,可能影响患者营养摄入与病情恢复,情况亟待处理。在明确患者紧急需求后,郑雨桐护士与家属细致确认上门服务时间、地址及家属需提前准备的事项,随后立即前往医院耗材柜领取留置胃管所需的无菌耗材、消毒用品及相关文书资料,并严格按照医院耗材管理规范完成登记、核对流程,确保所有物品齐全、合规,为后续操作奠定坚实基础。准备工作就绪后,她赶赴患者家中,争分夺秒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护理时间。
抵达患者住所后,郑雨桐护士始终以规范流程和专业态度贯穿服务全程。入户前,她按院感防控要求穿戴好工作服、工作帽、口罩、手套,确保个人防护到位。入户后,她首先向家属进行自我介绍,出示工作证件,主动拉近与家属的距离,随后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仔细核对患者姓名、年龄、病历号等信息,再次与家属深入沟通患者近期身体状况、既往胃管置入深度及拔管原因,全面掌握患者个体情况。
考虑到留置胃管操作存在一定潜在风险,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家属详细讲解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及应对措施,待家属充分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正式开展操作准备工作。她在家中选择光线充足、环境整洁的区域作为临时操作区,将无菌物品按规范摆放,明确告知家属“无菌区域禁止触碰”,从细节处保障操作安全。
操作过程中,郑雨桐护士充分展现了过硬的护理技术与人文关怀素养。针对患者可能因紧张产生抵触情绪的情况,她一边保持轻柔、精准的操作手法,缓慢置入胃管,一边不断用温和的语言安抚患者,“您放松一点,深呼吸,很快就好了”“有任何不舒服您随时告诉我”,通过耐心沟通缓解患者身体不适与心理紧张,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操作。胃管成功置入后,她并未放松警惕,而是严格遵循护理操作规范,通过 “听气过水声”“回抽胃液” 两种方式双重确认胃管位置准确无误,彻底杜绝因位置不当引发的风险。确认位置正确后,她熟练为患者固定胃管,贴上包含患者信息、置管日期、管腔型号的标识,确保胃管固定牢固、标识清晰。
操作结束后,郑雨桐护士并未急于离开,而是留下来为家属进行系统的健康指导,从鼻饲液的温度、浓度、喂养速度,到胃管的日常护理方法、更换周期,再到如何观察患者有无胃管堵塞、脱出等异常情况及应急处理措施,她都逐一讲解、示范聚富人,反复提问确认家属掌握程度,直到家属能够清晰复述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最后,家属在护理服务确认单上签字,整个服务流程完成闭环管理。家属对郑雨桐护士专业、细致、贴心的服务深表感谢:“太感谢您了,不仅技术好,还耐心教我们护理方法,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
此次首单上门护理服务不仅检验了我院护士的专业服务能力,更验证了护理联合体模式的可行性。未来,护理部将进一步深化与新华卓越康复医院的协作,在护理质量管理标准统一、“互联网+护理服务”流程优化、护士专业能力联合培训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拓展上门护理服务内涵,将优质护理资源延伸至患者家中,切实解决患者需求,以专业、温暖的护理服务守护患者健康,为推动区域护理服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护理部
作者:郑雨桐 刘超
荐稿:刘俐惠 顾怡蓉
排版:李春慧
责编:范晓 张洁
出品
北京世纪坛医院宣传中心
专栏入口
诚利和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